打造观音白沙岬灯塔周边景点 民代建议融入在地文化

拥有115年历史的观音白沙岬灯塔,塔高27.7米、海米面高36.6米,是台湾第二高的灯塔,现仍正常运作。市议员吴宗宪认为,白沙岬灯塔早期还有导航、卫兵站哨等军事功能,现在却仅有观光功能,当地风景优美,但周边缺乏观光亮点,盼市府将周遭环境绿美化,不影响灯塔本身结构下,打造成别于其他地方、具有观音在地文化的特色灯塔。
白沙岬灯塔高度仅次于垦丁鹅銮鼻灯塔,是台湾唯一使用红砖与石头建造而成的灯塔。砖造圆形的塔身採用古法以糯米、黑糖、石灰等混合物黏合,灯塔上段则是由大块石材组砌成托架,来承托铸铁造的塔顶,历经二次大战的战机扫射及多次地震风灾而无严重损伤。
市议员吴宗宪说,灯塔国际有注册,所以本身灯塔结构白色无法改变,但周遭环境应该美化,提供游客不同感觉。也可考虑客家花布,突显当地客家居民硬颈精神,不要跟鹅銮鼻或其他地方灯塔一样,让拍照的民众、观光客等,有一点不一样的感觉。
桃市府表示,甘泉池步道公园今年3月启用,串连甘泉寺、甘泉公园、白沙岬灯塔。目前灯塔由交通部观光局管理,市府已配合灯塔改造,以2,000万元的预算进行周边环境整理,并专案规划为「白沙岬灯塔风景区」,包括甘泉寺观音佛祖巨石像重建,未来也会投资更多预算,让白沙岬灯塔成为观光亮点。